(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热爱高等教育事业;
(二)品行良好,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身体健康,具备岗位要求的条件;
(四)具有博士学位(含2022年12月30日前取得博士学位者);
(五)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岁(时间计算到本次招聘报名截止日,对年龄有特别要求的岗位,以招聘岗位要求为准,高层次领军人才可适当放宽);
(六)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
1.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未解除者;
2.受刑事处罚或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尚未做出结论的人员;
3.现役军人;
4.法律规定不得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
高层次人才团队及领军人才的引进
(一)引进方式:全职或柔性引进
(二)范围及待遇
学校根据“双一流”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引进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等相关学科的高层次人才团队1-2个。引进的具体条件及待遇面议。
领军人才:在国(境)内外学术界具有较高学术地位的知名专家,在本学科专业领域有突出学术成就,具备领导本学科赶超国(境)内外先进水平的能力,具有高级职称及博士学位。引进的具体条件及待遇面议。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优先考虑:
第一类:两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高等学校一级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
第二类:入选(获得)过国家中组部、科技部、教育部、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局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含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或荣誉称号,如国医大师、长江学者、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人选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第三类:担任过国家级科研平台(载体)负责人,如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等;或主持承担过国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创新研究群体、杰出青年、优秀青年项目等高水平科研项目,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主持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等。
第四类:以第一完成人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教学成果奖等高水平科研教学类奖励一、二等奖或以第一完成人获得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特别荣誉奖、专著类一等奖等。
第五类:入选过省级重大重点人才培养计划,如八桂学者、特聘专家、广西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领军人才等;或担任省级科研平台(载体)负责人或国家级科研平台(载体)副主任,如广西重点实验室主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等;或以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含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非论文类的哲学社会科学奖)一等奖;或主持承担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科技支撑(攻关)计划项目课题(不含子项目、子课题)。
(三)引进程序
1.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22年12月30日。
2.报名方式(可选择以下两种方式报名)
(1)网上投递:团队或个人相关简历材料及证明、聘期工作计划等文件电子版统一发送到邮箱:gzyrsc2018@163.com。
(2)现场报名:将团队或个人相关简历材料及证明、聘期工作计划等交到广西中医药大学人事处,进行现场报名。
3.资格审查。 人事处会同相关单位(部门)对应聘团队或个人材料初步审核,并提出审核意见。
4.人才评议。 由学校组织人才工作专家根据应聘材料对其学术水平、思想道德水平、业务能力、发展潜力和工作计划等进行评议,根据评议结果,形成人才引进方案报校领导审定。
5.签订合同。学校与引进人才签订引进合同并办理有关手续。
(二)招聘岗位
我校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各层次博士113名。具体岗位及相关要求详见《广西中医药大学2022年公开招聘博士计划表》(附件1)。
(二)引进程序和方式
1.报名
(1)报名时间:即日起即可报名,报名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30日。
(2)报名方式
可选择以下两种方式报名:
①网上投递(邮件名统一命名为“姓名 + 应聘岗位名称”):应聘者均需将《广西中医药大学2022年公开招聘博士报名登记表》 (附件2) 及《广西中医药大学2022年公开招聘博士报名汇总表》(附件3)及个人相关简历材料电子版统一发送到邮箱:gzyrsc2018@163.com。
②现场报名:将个人简历交到学校人事处,进行现场报名。
2.资格审查及考核
(1)报名后,我校将对报名者的材料进行初审,符合条件人员由具体的用人单位通知参加考核。
(2)考核可采取技能操作、笔试、试讲、面试等不同形式,具体考核形式、考核时间、考核地点由用人单位电话通知应聘人员。
(3)本次公开招聘博士将根据岗位报名情况,在报名期间进行多批次考核并择优录用(直至录满为止,岗位录满后将不再安排考核)。
3.政审及体检
对拟录用人员进行的政审主要考察拟录用人员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等情况,同时对资格条件进行复核。若政审不合格,则取消录用资格。
拟录用人员须参加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执行。若体检不合格,则取消录用资格。
4.确定拟聘人员名单
学校党政领导在听取人事处汇报的基础上,对拟录用人员的综合考评结果及用人单位意见、考察情况进行充分研究后,确定拟聘人员名单。
5.公示
上述程序结束后将及时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网站公告栏对拟聘人员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
6.签订合同
(1)公示结束不限异议后,签订聘用合同。如受聘人员不限法按期到岗或签合同时不限法提供相应学历、学位证等材料,则取消其录用资格。
(2)引进的博士在入职报到后,需签订引进博士合同书,约定的服务期限为5年,按合同书约定享受相应的权力,履行相应的义务,承担违约所造成的后果。
(三)引进博士待遇
1.工资:具有副高职称及以上及以上职称博士按其职称参照学校同级别岗位享受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不限职称或具有中级及以下职称博士参照学校中级岗位享受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
2.安家费及科研启动经费:学校本部录用的博士,根据不同层次给予30-80万元安家费,安家费发放形式:分五年逐月发放。附属医院录用的博士,其安家费核定及发放按照附属医院安家费政策执行,具体面谈。
博士的引进
(一)招聘的博士人才层次
(二)招聘岗位
我校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各层次博士113名。具体岗位及相关要求详见《广西中医药大学2022年公开招聘博士计划表》(附件1)。
(二)引进程序和方式
1.报名
(1)报名时间:即日起即可报名,报名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30日。
(2)报名方式
可选择以下两种方式报名:
①网上投递(邮件名统一命名为“姓名 + 应聘岗位名称”):应聘者均需将《广西中医药大学2022年公开招聘博士报名登记表》 (附件2) 及《广西中医药大学2022年公开招聘博士报名汇总表》(附件3)及个人相关简历材料电子版统一发送到邮箱:gzyrsc2018@163.com。
②现场报名:将个人简历交到学校人事处,进行现场报名。
2.资格审查及考核
(1)报名后,我校将对报名者的材料进行初审,符合条件人员由具体的用人单位通知参加考核。
(2)考核可采取技能操作、笔试、试讲、面试等不同形式,具体考核形式、考核时间、考核地点由用人单位电话通知应聘人员。
(3)本次公开招聘博士将根据岗位报名情况,在报名期间进行多批次考核并择优录用(直至录满为止,岗位录满后将不再安排考核)。
3.政审及体检
对拟录用人员进行的政审主要考察拟录用人员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等情况,同时对资格条件进行复核。若政审不合格,则取消录用资格。
拟录用人员须参加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执行。若体检不合格,则取消录用资格。
4.确定拟聘人员名单
学校党政领导在听取人事处汇报的基础上,对拟录用人员的综合考评结果及用人单位意见、考察情况进行充分研究后,确定拟聘人员名单。
5.公示
上述程序结束后将及时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网站公告栏对拟聘人员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
6.签订合同
(1)公示结束不限异议后,签订聘用合同。如受聘人员不限法按期到岗或签合同时不限法提供相应学历、学位证等材料,则取消其录用资格。
(2)引进的博士在入职报到后,需签订引进博士合同书,约定的服务期限为5年,按合同书约定享受相应的权力,履行相应的义务,承担违约所造成的后果。
(三)引进博士待遇
1.工资:具有副高职称及以上及以上职称博士按其职称参照学校同级别岗位享受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不限职称或具有中级及以下职称博士参照学校中级岗位享受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
2.安家费及科研启动经费:学校本部录用的博士,根据不同层次给予30-80万元安家费,安家费发放形式:分五年逐月发放。附属医院录用的博士,其安家费核定及发放按照附属医院安家费政策执行,具体面谈。
3. 其它待遇
(1)已报到的人才,主持有国家级科研在研项目的,按有关规定给予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2)学校可协调安排子女到所属学区范围内的幼儿园、中小学就读。
(3)在学校安排考核期间,广西南宁市区以外应聘人员,学校可承担国内往返城市交通费(交通票由学校订购)、1~2晚的住宿费。
(4)所引进的博士,符合自治区高层次人才专项编制条件的按有关文件办理入实名编制手续。其他人员按照实际到校报到上岗时间先后顺序逐步分批办理入实名编制手续。
(5)对于特别优秀的博士研究生,到校工作后,可以优先推荐参加高级职称评审。
(6)拔尖人才的配偶(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可安置在学校工作。
此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严格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接受监察部门和社会各界监督。监督电话:0771-3111494。
广西中医药大学校园网网址:http://www.gxtcmu.edu.cn。
人事处联系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五合大道13号 广西中医药大学仙葫校区合德楼309室
邮编:530200
电话:0771-3134653
附件下载:
Copyright boshizp.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博士人才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25634号-2
地址: EMAIL:1246205092@qq.com
Powered by boshizp.com